高考历史最后一模胡锦涛同志 2005 年5月 27 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要坚持维护法律尊严,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据此回答 1--4 题。 1.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下列史实, 哪些体现了这一观点。①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中国②设知州、通判及转运使③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④实行“改土归流”⑤册封达赖和班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2. 下列管辖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按设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域都护②伊犁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北庭都护府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①④② 3. 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不包括 A 局部统一的民族政权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B 中央王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C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所管辖的行政区域 D 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 4. 下列选项中,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①开凿灵渠②修筑长城③开设榷场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到 2005 年9月, 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整整 100 年了. 据此回答 5-8题. 世纪以前, 中国出现过的主要用人制度依次是①九品中正制②世袭制③禅让制④察举制⑤军功制 A. ②①④③⑤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6. 始设进士科, 促使科举制形成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7. 以下对科举制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退步 B.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政局稳定 D.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8. 到了明清时期, 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答卷的文体规定为" 八股文".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B.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C. 延续儒家思想体系 D. 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赋税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每一次赋税制度改革都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回答 9 --12 .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 .使用铁器和牛耕 B .鲁国实行初税亩 C .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10. 利用赋税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也是封建统治者经常采取的措施, 下列改革中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而实施的有(1) 两税法(2) 一条鞭法(3) 摊丁入亩(4) 方田均税法 A(1)(2)(3) B(1)(3)(4) C(1)(2)(4) D(2)(3)(4) 11. " 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次改革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从维新变法的内容上看, 戊戌变法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是因为 A 没有涉及兴农权, 开议院 B 资本主义的软弱妥协 C 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 D 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只有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据此回答 13— 16 题: 13. 以下对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
高考历史最后一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