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略讲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自然地理因素(共6点〕
1、地理位置
2、地理环境
3、地形地貌
地形分类,见?城市规划原理,表4-2-4
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同上,,表4-2-5
4、地质
〔1〕地质构造
〔2〕地质现象
黄土——湿陷大孔性土壤;
滑坡
喀斯特现象——石灰岩溶洞;
冲沟
沼泽地、泥石流、砂丘等
〔3〕地震
成因: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③陷落地震
震级: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共分10级〕
烈度: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共分为12等级、见P69〕
〔4〕地基承载力——地耐力
指地基单位面积上容许承受的荷重,在此荷重下,地基不会发生大的变形和破坏。
〔5〕矿藏
5、水文和水文地质
〔1〕地面水
包括由城市用地范围外流来的河流泾流量以及城市范围内降雨形成的地面水。
城市水源的选择
洪水
百年内洪水发生的状况,及河段的变化情况
绘出洪水的淹没线图
〔2〕地下水
分为①上层滞水;②潜水;③承压水。〔作为城市水源的是潜水和承压水、 P71)
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枯竭。
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对防洪、排水、市政工程带来问题。
指大范围发生地面下沉、地面高程累进损失的地质现象。
6、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具有地方性和实用性〕
以用地为根底,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参阅?城市规划原理〕:
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dkd
  • 文件大小2.74 MB
  • 时间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