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预防健康知识讲座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 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诊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目前由于大部分人接种过麻疹疫苗,故症状较轻。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恢复期为 2-3 天, 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 食欲增加。一般热退后 2-3 天皮疹退尽, 整个病程约 2 周。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二、麻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 并悬浮于空气中, 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 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 麻疹病毒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麻疹病毒只感染人,因此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 5 日(即出疹前后 10 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三、麻疹患者为什么要隔离?怎样隔离?隔离时间? 由于麻疹患者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实际也就是把传染源控制起来, 这样对保护易感者, 防止疾病蔓延都有好处。对患者本身也有利, 因此时患者抵抗力较低,增加并发症的出现率及加重病情。主要隔离应该是呼吸道隔离,以保证不直接呼吸到对方的空气。病儿应安置在安静、空气清新流通的房间里, 每天可打开窗 2~3次, 换换空气。有的老人认为出疹子要捂, 一着风, 疹子憋回去就会丧命, 于是紧闭门窗, 空气污浊, 并发症反而增多。被子捂得太厚, 体温散不出,过高热会导致抽搐。这样做没有科学道理,会适得其反,不应提倡。隔离时间:发病前 2 天至出疹后 5 天。四、麻疹的典型临床表现? 1、前驱期: 起病急、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头痛等, 90% 病人在病程 2~3 天于双侧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且逐渐增多融合, 2~3日消失。 2 、出疹期:于发热第 34 ~天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 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 最后达手掌及足底。2~5 天出齐。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突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融合成片,皮疹高峰期可有高热、嗜睡、抽搐、肝脾肿大,肺部病变。 3 、恢复期:出疹 3~5 天后退热,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有浅褐色色素斑,伴脱屑,病程约 1~2 周。五、麻疹的并发症? 麻疹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六、麻疹的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及防止并发症,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温度适宜,病人眼、鼻、口腔清洁, 鼓励多饮水, 给易消化饮食。高热患
麻疹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