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条幅陆游诗》作品说明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关键词:邓石如;篆书;创作
一、创作构思
(一)书体选择
篆书,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书体,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体之一。高中开始学习书法我就选择篆书作为我的自选创作书体。原因有二,其一是篆书是最具有象形性的书体,字形的结构有仿形摹物的特点,可以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对其细致的观察,趣味性極强;其二是篆书年代久远,是书法的开端,很多书法家都认为学书应当从篆书开始。高中时临习的是吴让之的《吴均帖》,大学四年我都不间断的临习篆书,临习最多的是邓石如篆书,同时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因此,我选择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篆书作为我这次毕业创作的书体。
(二)内容确定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准备选择陆游田园诗,原因是陆游所写的田园诗和日常生活给人恬静美好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深深的表达了他对田园悠然恬静,无拘无束,以及人们和平相处,对无战争的生活向往。陆游忠心爱国的精神和他对生活的积极热爱,给我感触颇深,启示我们要热爱生活。诗人从《卜算子·咏梅》中借赞美梅花之意,表达了自己无悔青春的感叹。从陆游的诗中我们也能深深的体会到梅花的美丽与坚毅。此次创作,我选择《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处霁》、《村居书喜》和《卜算子·咏梅》作为我创作的内容。
(三)工具选择
由于《白氏草堂记》篆书是逆锋起笔,笔画清秀细致,虽对笔锋要求不高,但是毛笔的质地不宜太过坚韧,逆锋起笔时会使笔画起笔毛糙,不光滑,不宜选用。其次也不宜过于柔软,太过柔软便会弹性不佳。所以无法使用纯狼毫或纯羊毫,只能选择参杂着狼毫和羊毫的兼毫毛笔。在用纸方面,我准备选择吸墨性较差的纸,是因为篆书行笔较慢,用吸墨性较好的纸容易容易使笔画变的过于肥厚,体现不出字帖中清秀的特点。
二、创作过程
在这次创作前,我对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进行了长时间的临摹,用来熟悉字帖中的字形,还有作者的用笔方法,布局安排,掌握字帖中的笔意,更好的将我创作的内容与字帖融合,向字帖靠拢。
第一遍创作是在元书纸上完成的,主要目的为集字创作,找到可以借鉴的偏旁部首,安排字形。集字完成后,自己对创作内容中的字法多次临摹记忆,直到
篆书条幅陆游诗作品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