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文献
文献的本义
文献含义的演变
现代文献概念
二、古代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的种类
三、古代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
研究古文献的源流与分类,古文献的类别与体式,怎样进行古籍整理等。
四、学习古代文献学的意义
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具备搜集、分析并正确运用古代文献的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批判地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节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历史文献
广义:全部古代文献
二、历史文献学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征
政治和伦理意识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经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密切关系
会通和合:历史文献学的学术倾向
三、其他文化成就对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影响
基本物质条件:文字、书写与记录工具
文化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有关文献的典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
第三节 文献与历史研究
一、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历史环境
主体内容与基本性质与中国封建社会相一致的明显特色
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充分发展,为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创造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二、时代的政治要求与古代文献学的关系
《隋书、经籍志、总序》的说法
历代统治者对文献学作用的重视和提倡
三、历史科学研究与古代文献
我国史学形成的过程
历史研究与史料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历史资料
目录学的功用
传注学的功用
辨伪学的功用
校勘学的功用
版本学的功用
思考题
1、文献的原始意义是什么?以后发展变化了的文献是指什么?
2、哪些文化成就对古代文献学的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占有历史资料的关系。
第二章 古代文献的源流与分类
课时:6周,共1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献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文献的产生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尚书》、商代甲骨文、周代史册
二、孔子编纂的史书
孔子与“六经”
第二节 甲骨文、金文、简牍与帛书
一、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周代甲骨文
甲骨文论著
二、金文
古代青铜器分类
商周青铜器与金文
金文资料著录
三、简牍
竹木简牍的形制
竹木简牍的重要发现:居延汉简,云梦秦简,临沂汉简,长沙吴简等
四、帛书
竹帛并用时期
考古发掘的帛书实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第三节 写本与雕版古籍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纸本书
中国人发明造纸术
纸本书形制的演变
纸本书的装帧
二、写本文献
敦煌卷子
古代写本与抄本
三、雕版印刷的文献
雕版印刷的发明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古代重要的活字印本书
第四节 古籍分类
一、目录
目录的本义
古代一书的目录与群书的目录
二、图书目录的分类
综合性目录,专科目录,特种书目
解题目录,简明目录,有序而无解题之目录
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修目录
三、古代典籍分类
刘向校书与目录的产生
第一部系统目录——《七略》
四、四部分类法
四分法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隋书、经籍志》与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思考题
1、纸张发明前古代文献的形制是怎样的?
2、一些重要的竹木简牍及帛书的基本情况与其史料价值。
3、刘向校书的工作及对目录学的贡献。
4、《隋书、经籍志》与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第三章 古文献整理基础
课时:
历史文献学详细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