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原名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 创办于 2001 年, 是一所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示范性的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高两性”即:“高起点、高质量、高品味、实验性、示范性”的创办常青教育实验区的总体思路下, 紧抓机遇, 开拓创新, 牢固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 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 围绕“现代化、国际化、优质化”的办学目标, 确立了先进的“生命发展教育”理念, 树立了“十个一”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的“主动教育”教学模式, 在英语、科技、环保和艺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办学特色。正朝着实现优质均衡的标杆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社区教育的基地学校、生命发展教育的特色学校奋进。学校现有三个校区( 辖区部、日托部、国际部)。目前, 学校共有 46 个教学班, 学生达 2500 余人,校园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予人文、审美、科技、生态为一体,尽最大可能为每个孩子优质成长提供丰厚的发展平台。学校现拥有教职工 138 人, 省特级教师 1人, 市管专家 1人, 市学科带头人 8人、市优青9 人,市“十佳班主任”1人,“百名班主任”7 人,区学科带头人 13 人、区优青 17人, 是一支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师资队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百佳特色名校”、“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十五科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保护野生动物实践基地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武汉市行风民主评议合格学校”、“武汉市学习型组织实验校”、“武汉市民主管理四星级单位”、“江汉区教育教学立功单位”通过了“武汉市心理合格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武汉市班主任队伍建设先进校”、“武汉市减负增效先进校”的检查评估。“十五”期间, 我校承担和参与的多项国家、省市课题均顺利结题, 并得到评审专家的一直好评, 并获得“全国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等等荣誉称号共达 200 余项。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等多家媒体予以全面报道。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英、法、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来校进行国际交流, 接待了台湾同胞的合唱艺术交流及香港环保专家来校的环保教育活动等, 多次接待了国家教育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视察及专家和各国同仁学校交流活动。一、模式介绍出发点: (一)人的发展——现代教育的真正内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学说指出: 社会的发展最终的归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教育的哲学核心指导。这就意味着, 教育必须遵循少年儿童内在的成长规律, 必须在施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自始至终的关注, 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发展的关注,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自身潜能发展的关注。基于此,作为有责任有教育情怀的中国教育人,我们常常自我追问:教育的真正内涵。“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包含着由教育对受教育者所设想的目的, 其社会功能比较明显。而在西方,“教育”一词大都含有“用引导的方法, 促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的意思, 更多地反映出教育的个体发展的功能。中国传统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修身做人, 而西方则更多关注能力与心智的培养。理想的教育是从孔子等儒家先师那里汲取修身之道, 又从西方“拿来”“创新之术”, 加之健康心理的培养,从而造就出适应于现代社会需求的一代新人。从微观(个体发展) 、中观(集体发展) 、宏观(社会发展) 、三个维度认识教育。从微观角度看: 教育是人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播文化、唤醒爱心、引导发展的社会活动。从中观角度看: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接。好的教育会使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实现幸福成长。从宏观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明天的社会准备人才的社会活动。无论从哪一个维度考虑,教育的基本特点都是育人。教育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主动发展, 密切关系到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密切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幸福指数, 密切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核心竞争力, 是人的发展――现代教育真正的内涵体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走向自我成长的正确轨道。更重要的是这种成长不但是自主的,还应当是快乐的、高效的。(二)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1. 关注儿童——教育的本质建构常实
主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