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论文作者: 12081117 李天宇 12081141 陈秋洁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出国际贸易情况中中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出口现状分析结果以及中国服装纺织品行业特点总结出了形成原因,并列举了非关税贸易壁垒状况,中国出口现状等为纺织行业提出了应该提高质量及检测标准,创立品牌及发展品牌和扩大营销渠道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应对措施。目录摘要................................................................................................................ I 中国服装国贸比较优势............................................................................... I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 I 国际贸易情况(来源在小标题中): ...................................................... II 中国服装关税大全..................................................................................... VI 非关税贸易壁垒状况............................................................................... VII 中国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VII 中国服装国贸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为了解释两国贸易过程中的不等价交换(即英国用100人1年劳动生产的毛呢交换葡萄牙用 80人1年劳动生产的酒),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1919) 、伯利蒂·俄林(1933) 、萨缪尔森(1949) 、Rybezynski(1995) 通过研究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这些理论均认为两国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由各国资源禀赋条件不同以及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不同所决定的。一国应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来进行生产,并通过自由贸易来实现国民福利的最大化,即存在比较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将贸易中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人们又称该理论为要素禀赋理论(The Theory ofFactor Endowment) 。此外, 该理论特别强调不同国家可利用生产要素的比例一一要素充裕度和生产相同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一一要素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人们也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kcher-OhlinTheory) 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理论自发表以来,经济学家们的不断完善与扩展,逐步奠定了其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导地位,然而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彻底动摇了人们的思维定式。194 7 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借助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比值,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 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Paradox) 。国际贸易情况: ,杨眉,中国人民大学(现状)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服装出口额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也由199 0年的9%,增加到200 6年的951. 8亿美元,占比31 %,已连续多年成为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和排在欧盟之后的第二大服装出口经济体。 ,孙慧媛(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2010 年,中国服装产品纺织出口到 226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市场达到 38家。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20lO 年,中国服装业出口份额实现 1852 .34亿美元,比 2000 年522 .06亿美元增长了 254 .81%,年均增长 %。从出口地区看, 20lO 年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比 2000 年增长了 243 %,比2000 年提高了 。从出口产品的结构看,中高档服装产品占 40%. 50%,表明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出
国贸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