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2012 年 3月) 同学们:大家好! 《感恩的心》这首歌,大家不知吟唱了多少遍;感恩励志报告,大家不知聆听了多少场。感恩的心的故事原形,可能部分同学也知道(讲述故事原形)。然而,我们真的懂得感恩吗?有的同学很是茫然,更有些同学对“感恩”已经麻木。所以,我担心这样的主题讲座成为了一种形式,让大家觉得又是一场大道理,因为再生动的语言如果没有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依然是苍白无力的。大家都会吟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牵挂和爱恋。有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他们用全身心的爱去包容子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子女。然而,他们却不图任何回报。即使遭受再大的委屈,他们从不抱怨,而是一如既往的为子女付出。作为子女,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了吗? 有同学会说,父母不理解我们,常常逼迫我们学习,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心愿,给我的压力太大了……诚然,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毕竟我们所处的年代和父母不一样,是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的。这也是大家和父母产生代沟的原因。但我想试问一下,你理解父母吗?父母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为自己吗?父母终生的梦想不是让自己的子女过得好一点,过得幸福一点吗?而这一点有错吗? 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表现。其一, 《种瓜得豆》栏目播的: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可当父亲病了母亲需要与女儿商量如何给父亲治病的时候,女儿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 ”,当母亲让女儿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的时候, 女儿极不情愿的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么秽物。其二, 2011 年 10月 16 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 16 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扬发出疑问: “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 ”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此言论一出,使得张炘炀陷入了舆论的风尖浪口。其三, 2011 年 10月 24 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务员廖天野与父亲因争吵产生肢体冲突,导致父亲身体多处受伤。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关注。其四,“留学日本学生剌母案”:搭乘从日本成田飞出的航班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不久,留学生就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焦点是关于学费问题。据围观者介绍,当时,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了 9刀,不仅刺伤了含辛茹苦的母亲,也刺中了我们社会的一些软肋。导致顾某当场昏迷。机场民警赶来将汪某抓获, 母亲顾某则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判 3年 6个月。此外据悉这名留学生在日 5 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 7000 人民币的收入来出。当我看到这几篇报道后,很是无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 bu) 之义。何况我们人乎? 也许大家认为父母还年轻,还能为大家一直操劳。但父母还有老的时候,在父母老的那一刻,我们是否能像大家小的时候搀扶着我们父母前行。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则公益广告: “妈妈洗脚”。这是爱和孝的感染和传递。或许我们没有惊天的壮举来回报父母的恩情,也许我们不会像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中那个小男孩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