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高一物理教学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绘
编号: 003 3、运动快慢的描绘 速度
编写人:管荣浩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认识怎样描绘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观点。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样仪表中的速度。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绘方法的探索,体会怎样描绘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样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观点,及三个观点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课时: 1 课时
知识要点
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 x 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能够用 来
表示,物体的位移就能够通过坐标的 x=x2 –x1 来表示, x 的大小表示
位移的 ,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
2.速度:表示质点运动 和 的物理量。
(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
( 2)定义式:v = 。
( 3)单位: 、 、 等。
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即是物体的
。
3.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 地描绘运动的快慢。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相关,不同
或不同 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
对哪段 或哪段 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则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
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某一位置时的 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 或 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和瞬时速度相等。
5.速率:速度的 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 ,不表示物体运动的
,它是 量。
典型例题
例 1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能够认为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340m/s,一个人看到闪电后 5s 听到雷声,打雷的地方离他大概多远?
例 2 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v1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v2 , 此物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 )
A.可能等于 v1 B .不可能等于 v2 C.可能等于 2v1 D .可能大于 2v2
例 3 有小河流速是 1m/s,船以划速 3m/s 逆水而行,忽有船上一顶草帽跌落水
运动的描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