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鼓面碎纸屑跳动;
吊着的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
(碎纸屑、小球的作用为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放大成明显、易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放大法或者转换法)
2、传播:声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传播3、介质
分类: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举例:宇航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
从玻璃罩中抽出空气,闹钟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4、声速声速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V固>V液>V气空气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15℃空气,声速:340m/s回声测距计算:s=vt/2声波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的现象叫回声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通过人耳: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骨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声: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骨头→听觉神经→大脑
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
举例:贝多芬失聪后利用骨传声创作乐曲;
咀嚼口香糖、饼干觉到的声音比周围人感觉到的更大
2、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导致声音传入两耳的时刻、强弱、步调不同
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其他应用:双声道立体声
第四章、声音的特性(超级超级重点)
1、乐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高低称为音调,频率大则音调高(每秒振动次数称为频率,单位:赫兹,符号:Hz,人耳听觉频率
可听范围20~201*0Hz,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1*0Hz为超声波)
响度: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与振幅、距离有关(振动幅度的大小称作振幅)
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例:
音调:小提琴改变琴弦松紧(定弦),改变音调吸管长度不同,吹气音调不同养蜂人区分蜜蜂是否采蜜暖水瓶灌水声音变化
一玻璃杯先后倒入不同量的水,细棒轻敲,频率不同
医生检查病人腹部积水女高音音调高于男低音响度:男低音响度大于女高音震耳欲聋
音色:人耳能区分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声纹锁的原
理、只闻其声便知其人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来源: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2、噪声强弱:听觉下限0dB,理想安静环境30-40dB,超过50dB影响休息,超过70dB影响学习工作,超过90dB影响听力,150dB失听力3、控制噪声的途径(重点)
声源处减弱(例:消声器、无声手枪、禁止鸣笛等)传播过程中减弱(例:远离噪声源、隔音板、关闭门窗、设立屏障或植树等)人耳处减弱(例: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
第五节、声的利用1、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1)声能传播信息:
举例回声定位(蝙蝠利用超声波夜飞、声呐测距、超声波检测物体)
B超(是超声波)
2)声能传播能量:
举例,超声波清洗污垢、超声波治疗结石、声波熄灭烛焰、造成破坏、超声波除尘、超声波焊接3、次声波
火箭发射、飞机飞行以及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传得很远,很容易绕开障碍物,且无孔不入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小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例: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③分类比较分类用途量程分度值特殊构造实验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20℃~110℃1℃寒暑表测室温-30℃~50℃1℃体温计测体温35℃~42℃℃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快速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升华吸热二、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汽化吸热熔化吸热气液1、熔化和凝固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固液化放热凝固放热①熔化:
凝华放热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