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指南》文本
(一)《指南》的名称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
第一页,共40页。
“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
基于此,“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
“导向”,比喻
“辨别正确方向
的依据”。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第二页,共40页。
“标准”
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
第三页,共40页。
“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
第四页,共40页。
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本文件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
第五页,共40页。
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发展的结果。这样,《指南》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
第六页,共40页。
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
《指南》既然是指导学习的,怎么很多内容都不是“学习”呢?
“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
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第七页,共40页。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 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说明”第二条
(二)《指南》的定位
第八页,共40页。
从《指南》的“说明”看《指南》的定位
1、导向——《指南》的性质
《指南》是通过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来表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不是对幼儿的具体发展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作出统一规定或提出量化标准。
2、导什么向——《指南》的目标
《指南》的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其核心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这表明,《指南》以幼儿现实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未来的持续、终身的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3、怎么导——《指南》的目标体系与教育建议
《指南》的方向引领主要是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的:
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自然地渗透其中,引导有关的成人沿着《指南》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第九页,共40页。
《指南》是什么
《指南》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反映对3-6岁儿童学的合理期望。
第十页,共40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