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柏坡的感想
姓名:万艾勇学号:200728006812070专业:海洋生态学 时值党中央进驻西柏坡50周年,西柏坡——这个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自然成为人们瞻仰的必去之地,我们有幸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收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周六清早,乘车参观西柏坡。刚启程,司机就放起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伴着这一系列熟悉的音乐唱了起来。考斯特装载着大家欢快的歌声和对那个时代的回忆飞奔在路上。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XX省XX县区境内,到了西柏坡,标志性建筑西柏坡纪念碑赫然印入眼帘。首先,安排我们去西柏坡影院看一部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实片。原来战略决策的诸多电报就是从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发到辽沈、淮海、平津的战场上的。之后参观纪念馆里的文字图片,这里的记录就更加的丰富、详实了。西柏坡遗址其实是50年代修建水库而搬迁上来的原貌拷贝了,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人的旧居以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仍然照维持原有风采,一切都是那么朴素而整洁。总理的住宅的院子里有一株梨树正值花期,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似乎印证着总理的冰心梅骨。参观完毕,对毛泽东的的一句话非常有感触,那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那个抗日战争艰难的岁月里,共产党在延安韬光养晦。进入解放战争,毛泽东并不因为延安暂时的得失而纠缠,辗转来到太行山脉的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西柏坡,在这里迈入了中国的新篇章。我们无法与伟人相比,他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但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些凡人,已经够大家去深深思量。它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不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有了这样的胸襟,人生也许能够拥有更开阔的未来。就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纷纷通电中央,拥护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就是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几百万反动军队,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就是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胜利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觉得西柏坡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三大战役和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件,在西柏坡这个农村指挥所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号角,这就是历史事实;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革命形势急剧高涨,群情振奋,胜利在望,这就是革命精神产生的客观物质条件。
“敢于”、两个“务必”,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
参观西柏坡的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