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突破止禅.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突破止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突破止禅大纲「定学」( sam ā dhi-sikkha )的目的是清净心中的五盖( nī varana ) 及其他烦恼( kiles ā) ,以便达到「心清净」( cittavisuddhi) ,令心变得非常强大,能够有效地修行观禅。根据《光明经》( Aloka Sutta )与《睡意经》(Pacal ā yam ā na) , 即使是与遍作定( Parikamma sam ā dhi) 相应的智慧也已经开始散发光明。我们发现, 随著定力提升, 光就变得越明亮。在近行定( upac ā ra sam ā dhi) 的层次,它变得明亮到具有透视力,能够透视内臓,乃至究竟法( Paramatth )。在各种层次的定力当中, 色界第四禅是修行观禅的最有效工具。但是如果没有正定(samm ā sam ā dhi) , 就不能够以直接透视的智慧观察到究竟法,因此不能够正确地修行观禅。佛陀所教的四十种止禅业处都能够产生正定。根据观察,安般念( anapasati )适合许多禅修者培育定力达到第四禅。跟其他禅修业处不一样, 安般念( 的目标) 在层次越高时就变得越微细, 直到变得不明显,乃至觉察不到。因此强大的正念与敏锐的智慧是必要的。如果要成功也培育安般念, 强大的信心( saddha )、强大的精进( viriya )、持恒的毅力、坚强的定力( samadlii ) 、正确的指导与正确的智慧( Panna )也是必要的。任何脱离佛陀指导的修法都会拖延进展。正确地认知禅相、平衡五根与七觉支、修行每一个禅那的五自在都是必要的。获得安般念第四禅的支助, 禅修者能够很迅速地培育四护卫禅达到所要求的程度, 得享它们的一切利益。他也能够修行十遍( kasina ) 达到色界第四禅,进而修行四种无色禅。四界分别观( catudhatuvavatthana ) 是迅速地培育近行禅那的最有效禅修业处。接着,禅修者可以观照所有三十二身分( kothasa ), 包括内在的与外在的。接着透过作意内在的或外在的骨头的不净, 他能够培育初禅。接着取坐在前面的禅修者的头盖骨的白色作为白遍他可以培育第四禅。这种禅那所散发出来的光明比安般念第四禅的光明还要明亮,是修行观禅的更有效的工具。论文主体开场白在此我们很欢喜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在我们帕奥禅修中心的许多禅修者都能够透过修行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培育正定。他们也能够进而成就所有四护卫禅与十遍处。需要培育定力八圣道分包含了戒学(sila-sikkha) 、定学(samadhi-sikkha) 与慧学(panna-sikkha) 。戒学把心从违犯性烦恼(vitikkama kilesa) 中净化出来。定学把心从已经生起的困扰性烦恼(pariyutthana kilesa) 中净化出来。慧学把心从潜伏性烦恼(anusaya kilesa) 中净化出来。即使培育及持守了清净戒, 包括五盖在内的困扰性烦恼还是会继续困扰心, 令心烦躁与散乱。因此佛陀在《法句经》(Dhammapada) 里训诫弟子们要培育与降伏心,以便能够获得寂静与快乐: 心难以受到控制, 它非常迅捷轻快, 依喜好飘荡停留。能够训练心的确很好, 因受训的心带来快乐。心非常难以察见, 它是极度的微细, 依喜好飘荡停留。且让智者们守护其心, 因受护的心带来快乐。在《定经》(samadhi sutta) 里,佛陀训诫诸比丘要培育定以便能够如实如见诸法: ‘ 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samahito,bhikkhave,bhikkhu yathabhuta pajanati. ’--- 「诸比丘,培育定。诸比丘,有定的比丘能够如实知见诸法( 四圣谛)。」根据我们的经验, 除非已经至少达到近行定, 否则即使禅修者能够把心持续地专注于禅修业处一个小时或更久, 他都不能够透视自己身体内的器官,更别说是究竟法。在禅修者真的达到近行定或更高层次的定力( 禅那)时, 他能够透视自己身体内的器官, 例如肌肉、健、骨、肝、心脏等等, 以及能够进而透视究竟法。所以他能够正确地修行观禅( vipassana )。因此, 为了成就定学, 为了培育正定以降伏心, 进而正确地修行观禅, 我们必须培育定力。根据佛陀在《念处经》( Satipatthana sutta )里所说,正定是与四种色界善禅那心相应的定。根据《清净道论》( Visuddhimagga) 所就: 'Cittavisuddhi nama saupacara attha-samapattiyo. '-- 「近行定及与八种禅那相应的定称为心清净。」所以近行定也包括在正

突破止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