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遗产廊道评价方法 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遗产廊道评价方法—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
朱强 袁剑华

摘要:遗产廊道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各层次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以工业遗产廊道为
例,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沿运主要城镇四个不
同层次进行评价分级。首先将建构筑物单体价值分为遗产点本征价值与其所在工业企业单位的价值两部分,
并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加分级。工业企业单位评价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工业
企业单位本征价值与现有保存状态两方面。本征价值根据企业历史文化价值分级,保存状态则通过第一层
次遗产点的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然后综合两方面进行工业企业单位的总体分级。历史工业聚
集区与沿运城镇则主要运用定性评价方法,根据上两个层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遗产保护;遗产区域;遗产廊道;评价;大运河;工业遗产

1 引言
文化遗产保护决策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调查、评价、决策三个步骤。其中评价是对文
化遗产价值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以《威尼斯宪章》、UNESCO《公
约》及其《实施指南》等为核心的国际文献本身也都形成了一系列以人类文化遗产为对象的
评价和分类标准。
从国内进行的有关研究看,文化遗产的评估主要以基于历史和其他方面研究的定性描
述为主。定量评价研究在建筑遗产,特别是大遗址(李海燕,2005)、建筑群(汤国华等,
1999)、古民居、历史街区、历史地段(苏童,2001;梁雪春等,2002)、线性遗产(奚雪松,
2005)、城市特色景观(李伟,2005)等评价领域中有所发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关决策
的科学化。
对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而言,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比较典型的是刘伯英等(2006)
对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的研究,顾承兵(2003)对于上海近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从相关研究
来看,关于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主要为定性描述,而且仅集中在对建构筑物单体进行评价,
对于城市、区域尺度的工业遗产缺乏相应研究。工业遗产廊道作为特殊的遗产廊道(王志芳,
孙鹏,2001;朱强,刘海龙,2006;朱强,李伟,2007)类型,其遗产构成的复杂性使得价
值评价更加复杂。为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以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为例,探讨遗产廊道价
值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995 : .

遗产廊道评价方法 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2.92 MB
  • 时间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