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省、湖南省,南靠贵州,西连四川省沪州市、内江市、遂宁市,北接陕西省和四川省广安地区、达川地区,共辖43个区市县,全市面积82368平方公里,(1996年末),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近代电信通信重庆电信事业创建于1886年9月,时值国运危难、西南边疆多事之秋,1883年法国殖民主义者挑起中法战争,1885年2月大举进犯镇南关(友谊关),中越边境风急云骤,军情如火。为军讯传递快捷,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加设鄂川滇电报线。电线从汉口循长江架设,次年秋到达重庆,重庆电报分局创立、由上海电报总局管辖。1913年,电报分局改称重庆电报局。至1920年,先后建成重庆至长寿、沪州、贵阳(直达)、南充、奉节、铜梁、合川、江津10条电报线共1468公里。至1930年,重庆周边各县都有电报线相通。1913年,重庆镇守使(川军第一师师长)为军事便利设置电话。数年后,重庆警察厅向白理氏洋行订购50门磁石式电话机,供官署公务之用。1930年电话扩建,在长安寺后街设立电话交换所,开始公用。1936年开办了长途电话,1938年7月重庆电话局成立,下设北碚、沙坪坝、江北、南岸等13个分局。此后,电话线逐步延伸至农村,1936年,乡村电话线路已达7945公里。至1938年,12个县共有483个乡镇通了电话。重庆无线电台于1928年在市区较场口大观坪建,与汉口、宜昌及成都通报。1929年,又在江北弋阳观建成第二座无线电台,与上海、贵阳及万县通报。1930年,在重庆建立无线电第五区总台。1935年第五区总台并入重庆电报局。1943年1月,重庆电报局与重庆电话局合并,成立重庆电信局,统一管理全市电政。重庆电报分局创立,即成为西南地区电报通信枢纽,1913年至1949年,历届川藏(川康藏)电信管理机构都驻重庆,由重庆电报分局局长兼理电政监督,或由川藏电政监督兼任电报分局局长,从而使重庆成为川藏电政管理与指挥中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重庆成为同盟国中国抗日战区的作战指挥中心,为适应这种形势,交通部以重庆为重点,在重庆、兰州、昆明建立三大通讯中心,沟通与前线主要城市和国际通信联络。有线电报先后改建和新建重庆至西安、洛阳、老河口、芷江、衡阳、桂林、昆明以及成都的通信干线。无线通信首次开通至英、美、苏、印等国国际电路15条。此外,还开办了国际传真和特快电报业务。1942年和1943年,我国首次在重庆至美国洛杉矶、重庆至昆明间开通无线电像片传真和真迹电报业务。%,%,接续长途电话占全国15%,%,报话占全国16%,%,足见重庆电信员工之艰辛和勤奋!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重庆工商业日渐萧条,电信业随之陷入困境。电报,1945年共收发转583万份,1949年减为296万份;市内电话交换机,1944年为4370门,1949年减为3840门;国际电路则全部关闭。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接管委员会电信部接管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重庆电信局。1950年6月,重庆电信局改组为重庆电信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川
重庆市电信通信简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