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压力享受生活图 1有的时候我们在反思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也想不明白。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在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们付出这么多,究竟要得到什么?我们考察过世界上所有的动物,你就发现人是这个世界上特别奇怪的动物,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没有人这样勤劳,也没有人这样追求懒惰。人保证是一个懒惰的动物, 但是人把自己逼得很勤劳,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种动物像我们这样勤劳、这么辛苦了。你说这个世界上勤劳的动物除了我们、还有谁啊?还有谁在白天要工作,晚上有时也要工作。是猫头鹰?还是田鼠?但你要知道,他们白天睡得很好。这个世界上工作时间最长的动物,不是我们想像的动物,不管是蜜蜂、蚂蚊还是老鼠, 其实他们生活得很悠闲,它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不会超过 4个小时,当然你已知道这些动物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动物了。你可能不了解,你去看蚂蚁等动物的时候,你去看蚂蚁从早到晚地忙碌来忙碌去,你去养蜂场看蜜蜂,蜜蜂成群结队地飞过来飞过去,早晨出去,晚上才回来,但你要知道,我们的眼神是有问题的,蜜蜂不这样工作,早上天不亮,蜜蜂就出去了,这没有错,它到外面找到一朵花,采一点蜜就回来了,回来以后,它就休息了,然后第二批蜜蜂飞出去了,接着去采蜜,它们是倒班工作的,因为我们没法区别第一批蜜蜂和第二批蜜蜂的差异,我们以为同一批蜜蜂从早到昨在忙碌,其实没有,蚂蚁也是这样。我们看到的丛林里的狮子、老虎,每天都在干什么呀?动物学家每天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动物学家会受不了,它每天在那里蹲着发呆,什么事情也没有, 肚子饿了就抓一只兔子吃,吃了再发呆,抓兔子能用得了多长时间?它每天就这样过来了。我们知道大洋洲有一种动物叫懒猴,懒猴每天抱着树睡觉,身上长满了苔癣,它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大概在 23 个小时左右,一天只有一个小时是清醒的,这够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着,只有我们人类不是这样的,我们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人类的痛苦和诅咒就到来了,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着、奔忙着,我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图 2所以我们想过幸福的生活,想缓解我们的压力,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概念本来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它是指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那么心理学上的压力是怎样的概念呢? 在心理学中,压力这一概念最早于1936 年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以应激概念提出。图3四种类型的压力源: 1. 躯体性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剌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剌激物。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刺激等,这一类刺激是引起生理压力和压力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2. 心理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如果过分夸大压力的威胁,就会制造一种自我验证的预言:我会失败,我应付不了。长此下去,会产生所谓的长期性压力感,畏惧压力。 3. 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个人生活的改变常常会给人带来压力。 4. 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
减压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