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还是职高——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一、案例回放: 之一: 《我的未来不是梦》小玉今天在学校图书馆阅读课外书,一下子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今后的人生会是怎样的呢?我已经上初三了,不能就这样没有目标地走下去了。突然一个似乎是想了很久很成熟的想法跳了出来:“我要做一个广告设计者。”晚上回到家,她和妈妈说了自己的想法。妈妈很高兴,问:“孩子,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因为我经常有很多很新鲜的见解, 老师总是表扬我。”“那你了解广告设计者应该有那些素质吗? ”妈妈又问。“首先是个全才, 然后要会创新, 还有要懂音乐艺术。”小玉搜肠刮肚地列举。“你能行吗? ”妈妈似乎总有问题。“现在当然不行了, 不过我会努力。”小玉信心十足。“那你先想想自己和这个目标还有什么差距,怎样才能一步一步实现它。”妈妈的这句话让小玉陷入了沉思。整个晚上小玉都是在沉默中度过的。晚饭后,在写字台上温暖的灯光下,小玉神情严肃地摊开日记本,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以下这番话: 今天妈妈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要做个广告设计者,但是我不能就凭这一个简单的想法去做广告设计者,我要首先了解广告设计者的素质,来知道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我还要给自己指定计划,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之二: 《翅膀下的孩子》“妈, 我吃一根香蕉行吗? ”小东问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这样, 香蕉是咱家的, 你想吃就自己拿, 非得问我行不行,难道是想让我给你拿? ”妈妈一听小东又为这种小事“请示”她就来气。在家里,像这种小事小东每次都小心谨慎地问母亲,其他的大事,更是没有家长的允许,他根本不会去做,经常是小心翼翼地看母亲的颜色行事。如果哪天妈妈不在家,小东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过。妈妈曾经和小东有过一番很有意思的对话。“小东哪,你为什么上学? ”“你们让我上,我就上了。我也说不好。”“那你今后想干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说呢?你们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那你说说,你有什么特长和爱好? ”“我也不知道。”当时,妈妈看着小东难受的样子,就不再说什么了,哎,这孩子,说老实,真老实,说听话,真听话,说省心, 真省心。可是就是自己一点儿不操心。初中生,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吗?你的孩子是现实版的“小玉”还是“小东”? 二、专家分析: 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人生规划一般包括健康、事业、情感、晚景四个部分的规划内容。初中生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了,初中生的人生规划是指孩子在了解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事职业的目标,制定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到了初三,人生规划主要作用是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如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我究竟该往何处去等, 让他们有机会想象“未来的我”, 让他们通过了解社会上的不同职业, 在自我了解和熟悉职业的前提下,探索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此外,初中毕业生人生规划关注的焦点并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选择填报合适的中考志愿——普高还是职高, 而是更加关注个体对自我的了解, 个体的潜能得以最大的开发, 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以最大的彰显,事业和生活的成功得以最大的实现等。初中毕业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并用实践做出回答的严肃问题。西方有句谚
普高还是职高——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