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专题五 古代中国的重大改革(二)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新课标导航】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准确掌握变法的主要内容;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角度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知识网络】
一、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但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2、社会危机:
(1)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
(3)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中原先进封建制度,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
二、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
冯太后主持
重点
建新制
推行均田制,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
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迁都洛阳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2、迁都洛阳:
(1)时间:493年
(2)原因: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3)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4)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
三、成功的原因:
1、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2、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3、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4、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5、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四、特点:
1、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2、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五、影响: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2、促进了北魏的封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