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对联的讲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 联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对联由上下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概念相当。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颜色词要对颜色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下两联对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 而且都是飞禽名,其“黄”“白”又都表颜色,“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 也都是颜色。
.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 “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
.
,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
青山 有幸 埋忠骨
白铁 无辜 铸佞臣
上下联依次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
5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
对联创作中,一般是运用”古四声", 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
现在也有人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大家不妨采用。)
对对联时,上下联要求平仄相对,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如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 白铁无辜铸佞臣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传统落”,即上联末句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必须用平声。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为何说求上联了吧。
平仄相对不必太注重形式,要求过严,但关键字还是要讲究的。通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排奇数位的字平仄可不要求,偶数位就要平仄相对,这种通融的说法大致可行,但不严密。例如上下联最后一字就必须仄起平落。比较长的对联要断句后,对每个断句运用这个方法,每个断句尾字也要平仄相对。

对联的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

对对联的讲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1-1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