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doc-2 -
- 1 -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 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 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 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 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 200~300亩。采样单元应
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 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 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 100~200 米面积为 1~10 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 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 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 1 次,无机氮
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 1 次,土壤有效磷钾 2~4年,微量元素 3~5年,采集 1 次。 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 1 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 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 7-20 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 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 S 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 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 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 o无条件的可在地图 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 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 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 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 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 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或木制取土器采样。
-2 -
- 1 -
9、 样品重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 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 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 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 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 需数量为止。
10、 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