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税法要素-- 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总称。 2 、税率-- 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者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 3 、免征额-- 是指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 、关税的纳税人-- 是指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接受委托办理有关进出口货物手续的代理人负有代纳关税的业务。 5 、证券交易税-- 是指对有价证券的转让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6 、流转税-- 是指以纳税人的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税中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证券交易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关税等。 7 、社会保障税-- 是指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由税务机关依法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为课税对象向其征收的一种税。 8、契税的纳税义务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转移土地和房屋权属过程中的产权承受单位和个人, 具体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或者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受让人,房屋的买主、房屋赠与承受人、房屋交换的双方。 9、印花税--- 是指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合同或者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经财政部确定的征税的其它凭证。 10、税收保全-- 是税务机关为了防止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 转移、隐匿应税货物、财产或收入, 在纳税期届满之前依法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 11、税务代理-- 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定的代理范围内, 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 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一种民事代理行为。 12、税收救济--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对税务机关实施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予以消除, 从而使税务行政相对人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一种法律机制。 13 抗税--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其性质十分恶劣。 14 、税务行政赔偿-- 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并由致害的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具体履行赔偿义务的一项法律救济制度。 15 、税务争议--- 是税务机关在行使税务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与税收相对人发生的;税收争议的实质是国家行政权力是否得到正确行使的问题;税收救济以税收争议为前提 16 、税收法律关系-- 是指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税收征纳关系处于主导地位。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不平等性。 17、城乡维护建设税-- 是指对具有经营收入或者其他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是城市、县城、建制镇范围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18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主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法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19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包括赠与,但不包括继承) 。出租、抵押房地产以及转让非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单位和个人不是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让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承包权无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20 、静态财产税--- 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的静态财产,按其数量或价值进行课征。所得或收入是经济资源的流量,而财产是经济资源的存量,所以有学者认为只有静态财产税才是实质上的财产税。 28. 税法-- 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9. 税率-- 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者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是税率的三种基本形式。 30.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法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1. 证券交易税-- 是指对有价证券的转让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32. 社会保障税-- 是指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由税务机关依法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为课税对象向其征收的一种税。 33. 契税-- 是指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或变动的订立契约时, 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契税的纳税义务人具体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受让人、房屋的买主、房屋赠与承受人、房屋交换的双方。 34. 抗税---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其性质十分恶劣。 35. 税收救济--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对税务机关实施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予以消除,从而使税务行政相对人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一种法律机制。 1 税法的作用在于? 答:税法是税收基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税法小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