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永
词
《望海潮》
一、词的相关知识(设置成问题形势)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风格比较
豪放派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苏轼、辛弃疾)
二、柳永 (约987--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人。
三、背景介绍
据说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
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
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
南下攻宋。(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卷
一) (设置成导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问题
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
2、词的下阕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主旨: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根据不同语句侧重某一方面分析鉴赏
望海潮自制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