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展新颜——记张家港金村村金村村又名慈乌村, 位于张家港塘桥镇东南, 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金村总面积 平方公里,有 63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2098 户, 常住人口 7056 人, 新市民 2500 多名, 工业企业 70多家, 村级可用财力达 620 万元, 获得过省卫生村、省生态村、市文明村、文明社区等荣誉,金村庙会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金村坚持走“文化立村、旅游兴村、经济强村”之路, 全力描绘文化古村新的宏伟蓝图。文化古村金村是一个千年文化古村,据史书记载,这里晋代开始有村落, 在公元 522 年建有永昌寺, 因而在唐代称太平乡永昌里, 宋代称潘圻村。明代洪武初年,金氏先祖金启明从昆山辗转到此定居。其时,村旁有水道名暗泾, 两岸榆槐茂密, 引得成群乌鸦筑巢, 因乌鸦有母慈子孝美德,故始称慈乌村。清代雍正年间才称金村。金村自古民风淳朴,崇尚诗书礼义,耕读为本,历代人才辈出, 自明清至今,涌现出金日勋、金坤元等进士 5 人,举人 15 人;黄浦军校生 9人, 其中, 新中国开国少将周文在就是其中一员; 朝廷正四品官 5 人,正五品以下 10 多人,太学生、贡生、附生、秀才近 100 人,海内外正教授级专家学者 20 多人。吴中名医金兰升和著名篆刻家赵石等,都在长春堂工作和生活过。金村传统历史文化深厚、内涵丰富, 并为社会公众广泛认同。《金村小志》可谓是金村的传世之宝,为后人了解金村乃至周围妙桥、港口、福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乾隆甲戌年金发原首编《金氏家乘》至清朝末年金廷桂等第五次编纂, 使金氏同宗文脉得以延续, 为金氏及金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 目前《金氏家乘》续谱也已完。另外, 近期抢救挖掘的《金村宝卷》多达 286 卷, 《金村文苑》经整理也即将出版。金村庙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又有大众文化的光芒。相传起源于宋代, 为的是庆祝佛祖释迦牟尼生日, 后来随着历史与时代的变迁, 庙会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 到明代增设“总管老爷”出会, 纪念抗倭民族英雄金七。金村庙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以“缅怀先贤?传承道德”为主题,举行乐舞告祭、诵读祭文、民俗文化表演、民间曲艺表演等活动, 场面非常震撼。 2011 年9 月年金村庙会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生态美村旧时, 金村人家枕河, 小桥流水, 临窗即可看到舟辑来往, 鱼鹰嬉水, 暗泾河老岸, 榆槐参天, 垂柳依依, 老树昏鸦, 极富江南水乡的情调。明末清初, 金村街巷初步形成“井”字格局, 有前街、后街、东横街、西横街,东、南、西、北、中都设巷门, 巷门上写有“慈乌启瑞”四字。金村巷陌幽深, 中有石库门, 明堂建筑保善堂曾是明代进士李东阳手书。金村曾有“八景”: 暗泾归鸦、西泾垂钓、曲桥流水、故园乔木、古寺晚钟、荷塘渔唱、南浦归帆、徐塘泛月。今天, 金村的“井”字型小街深巷韵味依旧, 石板街道清晰可见。金村老街犹保存几处稀有的明清、民国旧建筑, 比较著名的有明代建筑长春堂、清代建筑园茂里、民国时期建筑望山阁、王家老宅、金家花园等,还有齐梁古刹永昌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如今的金村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核心内容, 通过对村庄的全面整治,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全力争
记张家港金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