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
摘要:公路工程是我国交通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而公路隧道那么是许多大型公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局部。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路段,可能发生的公路隧道塌方会对公路的正常通车造成影响。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隧道的一次特大塌方为分析实例,讨论了对于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事故的综合处理方法,为复杂地形下的事故快速处理与正常通车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综合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9〔b〕-0046-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飞速开展,公路里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高速公路这种连接两地之间的重要纽带,更是当今交通运输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而在高速公路中,受到复杂的地质情况及水文的影响,常常会发生塌方事故,从而影响了正常的通车。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如果隧道浅埋段发生了塌方,那么施工必定会中断,影响了工期的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所以,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隧道,在发生特大塌方之后的第一时间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隧道施工恢复正常。
1塌方事故的概况与原因
在本文中,选取了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一次特大塌方事故进行分析。事故发生于2021年10月19日下午6点左右,在进行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时,发生了突泥现象,突泥的推进距离到达了190m,泥浆量大约为1万m3,在工作面之上的泥浆厚度到达了1m。该事故除了损坏现场的施工设备之外,并无其他方面的人员伤亡。经过对现场的分析,发生塌方的原因如下。
〔1〕地质构造方面。隧道选址区域断裂带发育明显,岩体破碎,断层带挤压强烈,遇水强度极低,容易变成流塑状态。
〔2〕水文地质方面。由于隧道节理发育明显,岩体破碎,为地下水储存及贯穿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隧道局部区域形成富水区。地下水的作用使得隧道围岩的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围岩结构变得十分疏松。
〔3〕施工方面。发生塌方事故诱因是爆破施工,在爆破施工的强大外力作用下,周围的岩石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从而出现了特大塌方事故。
由此可以发现,此次特大塌方事故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地形条件以及人为的施工作用都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处理该事故的时候,需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尽量防止危险因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正常施工的恢复。
2塌方综合处理技术流程
在隧道施工范围内,地质条件与水文环境非常复杂,在进行事故处理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该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施工方就举行了现场讨论会议,围绕着对塌方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案而展开讨论。在业主、监理、设计院以及施工方等多个机构的共同研究分析下,制定出了此次隧道特大塌方事故的处理方案。具体的处理方案包括了以下几点。
〔1〕排出地表突水。在此次塌方中,隧道中的突泥里面有很大一局部为突水,因此,在进行事故的处理时首先需要将地表的突水排掉。通过临时设置的排水沟进行排水处理,排水沟与周围的河道相连。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排水沟要设计成逐级递降的样式。
〔2〕去除隧道淤泥。此次塌方所产生的淤泥厚度到达了1m以上,在进行处理时需要控制突泥的蔓延范围,并尽早将突泥清理掉。通过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做好平安预警,注意要防止出现淤泥的二次下滑现象或者垮塌现

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