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区作业: 1. 较熟练的掌握了工区作业的方法和作业的重点及难点、钢轨的伤损评定标准等, 能够较好地处理线路和道岔出现的各种问题,诸如尖轨翘头等等。 2. 通过制定工区的月、日计划, 掌握了综合维修、线路保养的作业内容和项目, 能够根据工区的线路情况以及工区的劳力配置情况, 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项作业, 逐步提高工区辖内的线路质量。 3. 轨检车作为线路动态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 较全面的反映了线路的质量。轨检车的好坏, 客观地评定了线路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职工的收入。如何搞好轨检车的检查?我从技术科要了辖内的线路资料及每次轨检车的图纸进行研究,综合平时的作业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做法:⑴消灭空吊: 首先要消灭辖内的翻浆冒泥, 其次是对打碴地段进行倒换碴作业,对一些无法根治的地方,考虑更换枕木。针对这种问题,我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在其下加垫枕木头, 以增大承载面积, 缓解线路的变化。⑵加强曲线的整治力度: 因为曲线要平衡离心力, 加上运动轨迹的改变, 所以对车体的作用更加关键。我们的做法是:合理、均匀设置超高,定期拨道, 确保曲线的几何尺寸良好。⑶消灭接头病害: 消灭大轨缝及连续瞎缝,接头附近加垫弹性胶垫,对檫伤轨、轨端掉块进行堆焊和更换钢轨, 减少轮对对接头的冲击。⑷道岔、隧道、桥涵与普通线路的基础刚度不一样, 变化周期不一样, 除保证其本身的质量良好外, 还要经常性的对以上地段的两端进行顺道, 保持良好的衔接。⑸另外线路的几何尺寸的轨距、水平、高低、方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同一地点的多种偏差会致使能量叠加, 所以作业时尽可能的消灭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汗水就有成绩, 经过工区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线路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由 2001 年工区刚成立时的倒数第一到 2003 年9 月至 11 月连续三个月获全段第一, 也打破了百工段建段以来百色至田林间工区没有进入前三名的记录,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4. 为了搞好线路质量和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我查阅了部分有关车体的结构及尺寸的书籍, 研究和探索线路与其的关联,用以指导平时的作业。在 18 米范围内,将高低几波整修成一波, 将其他偏差减少, 或均匀递减是提高线路质量的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工区作业效率的一个好方法。二、换轨大修施工: 1. 熟练地掌握了铺设区间无缝线路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 能够很熟练的运用在实际的换轨当中去, 在施工中, 做好各种技术控制, 确保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2. 完善施工组织。 2007 年我车间的施工任务由原来的 100 多公里变成 300 多公里,变化之大,老的施工组织早就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我和车间同行们群策群力, 为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具体操作: ⑴. 使用一台换轨小车时:(图 1) 拉伸 1 待换锁定区 A B 换轨方向换C DE 已换拉伸 2图1 制图人: 刘若军①. 根据线路条件制定好单元轨节; ②. 卸轨和 K900 焊机作业与原施工相同; ③. 将待换单元轨节 AE 段分组, 确定好锁定区 CD段; ④. 各班组根据线路情况备好所需机具; ⑤. 技术人员在慢行时将单元轨节 BE 用撞轨器撞出一定空头, 其空头量 AB 值为轨条 BC 的放散量加上一个焊缝值( 25mm );⑥. 慢行作业、封锁小车上架与原
轨检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