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翠鸟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掌握独立识字和写字的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和方法,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受作者的语言美,体会对翠鸟的喜爱。难点: 翠鸟外形特点和翠鸟捕捉本领之间的关系,和对作者写法的把握和联系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关于翠鸟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首小歌谣:“小小的个儿尖尖嘴,翠绿的衣裳鸣声脆,锐利的眼神利如箭,哪管它,水里的鱼儿是游还是飞。”教师朗读,学生猜,教师相机引导,激起学生的学习思维,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翠鸟”,指导书写“翠”字。( 设计意图:学会独立认读并且能读通句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在每一课中不断地强调,反复。)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初读,要求: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说一说自己读完课文后自己看出都写了“翠鸟”的什么,并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解决难理解的生子新词,再次读课文。 3、出示带词语的生子:“苇秆、绣、赤褐色、衬衫、泛、锐利、饲养、渔翁、陡峭”。(1)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再出示拼音齐读巩固; (2)再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语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来说一说。其中“苇秆、衬衫”两个词语就和生活息息相关, 应引导学生去体悟。三、学习第 1 自然段 1、出示翠鸟爪子抓住苇秆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翠鸟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创造一个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文本碰撞的机会,提高学生对文本钻研的兴趣。) 2、再让学生仔细读读第 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朗读要求:细读品味,读出颜色的鲜艳,读出作者写法的精妙。 4、出示词语填空,让学生填上课文中翠鸟各个部分的颜色,巩固对文本的认识。如:头上的羽毛像————的头巾;背上的羽毛像——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的衬衫。 5、让学生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头巾、外衣、衬衫”这些人类用的东西来形容翠鸟的外形特点,加深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设计意图: 让课堂和生活接轨,使文本和学生的情感链接,说出自己的情感,体悟作者这种写法是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 6、既然已经开始说了,那么就不要让这个“说”停下来。因为文本的中有一个动词“绣”字极为生动地描出了翠鸟羽毛花纹的精美,所以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去掉和留住这个“绣”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体悟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也从中学会这一描写方法。四、学习 2-3 自然段 1、朗读 2-3 自然段,要求:细读品味、体会翠鸟的灵敏和神速。 2、出示句子:“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先读再说说从这一句中都看出了什么。(有叫声的特点,在水面活动的特点和飞行的特点。) (1)说完后描红“清脆、贴、疾”,根据刚才的理解再读句子。(2)出示“疾”字的各种解释,扩充学生知识。(3)学生读整段,说说为什么是“又停在苇秆上了”,理解“苇秆”是翠鸟活动中停靠的一个重要场所。 3、出示句子“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和“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比较两者的形象特点,也让学生理解作者幽默的写鱼和它天敌“翠鸟”之间

翠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