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个小麦erf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及作物erf类转录因子的电子克隆.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
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有权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两个小麦 ERF 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及作物 ERF
类转录因子的电子克隆
摘要
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其自身会引发一个复杂的应答系统。明确植物
抗逆、抗病应答的机制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十分重要的。ERF 类转录因子属于
AP2/ERF 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亚族,并仅存在于植物中。众所周知,ERF 类转
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因此,对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的研
究对于提高植物对环境刺激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ERF 类转录因子 TaERF4、TaERF5 是从小麦中克隆获得。序列分析显示,
TaERF4、TaERF5 的编码氨基酸分别为 246、243 个,包括保守的位于 N 端的
AP2/ERF 结构域和 C 端的 EAR-motif;将不同植物的 ERF 类转录因子与 TaERF4、
TaERF5 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进行聚类分析显示,TaERF4、TaERF5 属于
AP2/ERF 家族中的 ERF 亚族。利用半定量 RT-PCR 对其进行表达特征分析显示,
TaERF4 不仅可以被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和水杨酸信号分子诱导表达,还
可以被伤害和病原菌 CYR32 的侵染所诱导,但是在干旱处理下,TaERF4 的表
达受到抑制。TaERF5 的表达被脱落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干旱、伤害和病
原菌 CYR32 的侵染所诱导,但在乙烯的处理下表达量无明显变化。通过对
TaERF4、TaERF5 的表达谱分析表明,TaERF4、TaERF5 转录因子可能即参与小
麦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又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应答。
本研究以 TaERF4、TaERF5 为目的基因,运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使
其在烟草中超量表达,来进一步确定其在植物逆境应答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已
经获得 TaERF4 转基因抗性株系 4 株,TaERF5 转基因抗性株系 5 株。我们将使
用这些株系来进一步对 TaERF4、TaERF5 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探究。
本研究以 NCBI 的 EST 数据库为基础,运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一条大麦
ERF 类转录因子的 cDNA 序列和两条高粱 ERF 类转录因子 cDNA 序列,命名为
HvERFL1、SbERFL1 和 SbERFL2。它们都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和 AP2/ERF 保
守结构域。我们运用一系列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这三个基因的氨基酸的组
成、一级结构及其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高级
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其与水稻、玉米、拟南芥和小麦
等其他植物的 ERF 类转录因子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这为作物中该基因的分子克
隆、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小麦,ERF 类转录因子,抗逆性,基因表达,电子克隆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wo Wheat ERF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Genes and In Silico
Cloning of ERF Subfamily Genes of Crop
Abstract
Plants have acquired sophisticated stress response systems to adapt to changing
environ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plants’ stress response mechanisms in the
effort to improve crop productivity under stressful conditions. ERFs(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 belong to a large family of transc

两个小麦erf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及作物erf类转录因子的电子克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228912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