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水城市格局.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水城市格局- 现代城市山水格局及城市的现实意义 1. 现代城市格局中国是个多山多水的国家,许多城市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构成了城市山水格局的布局风貌。从一个城市的地图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城市很少离开山、离开水[1] 。山水作为城市的特色又积淀了传统的人文历史特质。“山水格局”“绿地系统”都是与城市建设关系密切的相关词汇,对城市个性的形成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城市山水格局既包括自然山体,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湿地本身,而且包括自然山水的相互位置关系, 山脉水系走向以及大小等级、山水秩序、山水城的关系等等,也包括人类对自然山水所做的有益补充。城市山水格局的研究是个系统的研究,它不仅包括城市内部及外围的自然山水整个系统的大小位置,也还包括自然山水与城市建设地块的形态关系,还包括对城市山水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风水理论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揉合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将崇尚自然的山水文化同城市环境和经营融于一体,指导了千百个中国传统山水城市的创造和建设[2] 。近些年来,由钱学森正式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他在 1990 年7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首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中国山水条件优越的城市,可以把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溶合在一起,把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相结合,创造“山水城市”,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这是 21世纪中国城市构建的模型[3] 。钱学森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与建议,对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 山水格局对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山水城市建设热潮方兴未艾。山水城市构建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绿地系统是强调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一个城市只有充分尊重山水格局,使绿化构成系统,才能维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因此,构建结合山水格局的绿地系统是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对的生态环境恶化、缺乏特色、传统文化丢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山水城市的关键所在。尊重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重视保存优质宝贵的山水自然资源,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或建成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或构筑绿色廊道、城市绿脉,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和血脉,越来越成为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趋势,这一理论也在许多城市被赋予了实践,并取得的很好的效果。山水格局对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的意义概括起来体现在以下五个面。 有利于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塑造,增强城市归属感中国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林立,但是,这些纯粹的钢精混凝土构筑物并未能让市民有更多的归属感。相反,由于城市面貌持续快速更新,打破了人们对城市意向的认知,从而丧失对该城市的归宿感与认知感。自然山水以其相对的稳定性、丰富的形态特征、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相比几年就建立成形的人工构筑物,更能让人认知,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世界上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地形,不同的地形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然环境空间,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山水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其独特性的特征赋予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地域特色。中国传统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经过连续的历史传承,早已经在城市居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反思中国城市特色

山水城市格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