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选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中华诗词学会专门为第一届中华诗词研修班学员编写的读物。
目 录
〔一〕概述
〔二〕平仄
〔01〕关于近体诗
〔02〕平仄的根本格式
〔03〕"对〞和"粘〞的规那么
〔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
〔05〕五言律诗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07〕格式以外的规那么
第一、"一三五不管〞
第二、"孤平拗救〞
第三、"三四字互救〞
第四、"对句相救〞
〔08〕简便的公式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10〕小律和排律
〔三〕对仗
〔01〕律诗的构造
〔02〕对仗的根本含义
. .
-优选
〔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04〕工对的追求
〔05〕宽对的必要
〔06〕"合掌〞之忌
〔四〕诗韵
〔01〕关于押韵
〔02〕诗韵和新韵
〔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04〕关于平水韵
〔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06〕关于邻韵
〔07〕关于诗韵改革
〔五〕关于词
〔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
〔02〕词的平仄
〔03〕词的句子长短
〔04〕词的对仗
〔05〕词的押韵
〔06〕词韵
〔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
词牌
阕和叠
. .
-优选
小令、中调、长调
令、近、引、慢、序、犯、摊破、减字、偷声、促拍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那么,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那么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那么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对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 .
-优选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根底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根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根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根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根本格式〞背熟,记住。从根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根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