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吴殿廷,袁俊,何龙娟,陈向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 摘要: 中部是中国的脊梁,中部崛起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中部崛起还只是一句口号, 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本文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事实, 论述了中部崛起与迁都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国迁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迁都是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甚至唯一捷径的论断;并运用定量方法对迁都位置进行了科学选择,认为豫鄂两省交界处的南襄盆地是建立新都的最理想位置;阐述了迁都的其他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 中部崛起;迁都;北京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 6省, 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 36310 万人,分别占全国的 % 和 % 。 2001 年至 2003 年,中部 6省 GDP 年均增长率分别低于东、西部 和 个百分点; 2003 年 GDP 占全国的 % , 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 % 。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加速、中部较慢的态势,中部需要加快发展。中部是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咽喉,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中部是中国的脊梁,中部崛起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在 200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中部崛起列为中央主要任务之一,中部迎来前所未有的黎明曙光。但是,到目前为止,中部崛起还只是一句口号,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不到位, 甚至没有任何大的动作, 关键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中部崛起不可能象东部那样依赖于政策倾斜来促进发展——改革开放 20 多年,开放搞活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角落, 不可能让其他地区倒退到以前的政治经济体制; 更不能象西部大开发那样,完全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来推进发展——中部人口众多,社会负担严重,国家财政背不起; 也不能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那样, 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改造来再造辉煌——中部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可同日而语。中部是中国的缩影, 中国的所有深层次问题, 都在中部表现得最突出、最严重, 如人多地少, 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严重等等。中部崛起必须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1 另辟蹊径:通过迁都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迁都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已经为古今中外的很多实践所证明。通过迁都中部而促进中部的崛起,可能是中部崛起的一条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或捷径。纵观历史,首都的迁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的首都从夏朝的阳城、帝丘等地, 商朝的商丘、安阳等地, 周朝的丰都、镐京, 战国齐的临湽、楚的寿春、燕的蓟、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韩的新郑、秦的雍等地,秦、西汉两朝的咸阳, 东汉和三国的洛阳、建康、成都等地,两晋的洛阳、建康等地,隋、唐两朝的长安,五代十国的汴州、洛阳、成都、扬州、南京、太原市、江陵、番禺、长沙、福州、建州等地, 北宋的开封, 南宋的临安, 辽的上京, 金的大兴, 元朝的大都, 明朝的南京、北京, 清朝的北京, 中华民国的南京, 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整个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首都的迁徙史 1 。可以说, 迁都是中的一个重要动因; 迁都又是
迁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