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产养殖复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绪论
一、水产养殖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
池塘养鱼的阶段:鱼苗、鱼种、商品鱼的养殖、亲鱼的培育
2、意义:提供大量的鲜鱼,补充海洋鱼类的不足
鱼类:1公斤需要20公斤草草食动物: 1公斤需要40公斤草
三、建国后我国鱼类养殖的发展和成就
5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共8年) 。。产量以捕捞为主,占78%。
第二阶段:徘徊阶段 1958—1979年(共22年)
。。产量以捕捞为主,%。产量增幅小,海洋捕捞鱼货质量下降。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1980年以来(共24年)


六、加快渔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养殖的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二) 推进养殖结构调整,增加渔民收入
(三)完善配套法规,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渔政管理工作
(四)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
(五)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第一节、养殖鱼类的选择
一、市场:价格高(如鳜、大菱鲆、石斑鱼) 需求量大(如家鱼)
二、品质: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三、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罗非鱼)
四、食物链: 短,能量利用率高(如鲢鱼、草鱼)
五、食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头鲂)
六、苗种: 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
七、习性: 对环境适应性(水质、抗病)强(如家鱼;而虹鳟、牙鲆要求高)
八、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工业化养殖(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第二节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
淡水方面: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鲮鱼、罗非鱼等
海水方面:目前养殖面积还较少,其中牙鲆、大菱鲆、真鲷、黑鲷、黄鳍鲷、大黄鱼、石斑鱼等均属特种水产养殖范畴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
一、草鱼
1、生活习性:生活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活泼,游泳快。喜清新水质。
2、生长很快:,,。
体长1-2龄最快体重2-3龄最快
3、性成熟:雌鱼4龄、体重6公斤,雄鱼早一年。繁殖期4-7月。
4、最适水温:24~30℃,<10℃以下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
5、比较典型的草食性:
< 6厘米(鱼苗至夏花阶段) 主要吃浮游动物和藻类
>6厘米各种草类,如眼子菜、浮萍等水生植物,
人工养殖各种陆生嫩草、蔬菜、米糠、麸皮、豆饼、豆渣
二、鲢鱼
生活习性:
1、生活于水体上层。性活泼
2、生长快: 体长前3-4年较快, 第2年最快,4年后下降。体重 3-6龄增重最快
3、性成熟,雌鱼一般4龄,生殖期4-6月。
4、滤食性:主食浮游植物,也食浮游动物。、枝角类、硅藻
三、鳙鱼
1 生活习性:栖息于水上层,行动缓慢,性温驯,易捕获。
2 生长:4龄前雌雄一样快,5龄后雌鱼生长快些。
体长:1-3龄最快,4龄下降体重:2-7龄快,3年最快。
3 性成熟:雌鱼4-5龄,繁殖期4-7月,江河或大型水库上游产卵,卵漂性。雄鱼早一年成熟。
4 滤食性:主食浮游动物,也食藻类。
四、鲤
1 生活习性:生活在水体下层
2 生长: 体长1-2龄最快,体重4-5龄最快, 雌鱼生长快于雄鱼
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水温15~30℃范围内均能很好地生长
,也不致于窒息死亡
杂食性:适应性强,食量大,觅食能力强。
鱼苗阶段以轮虫为食。
13毫米以上摄食水蚤,
20毫米以上大量摄食摇蚊幼虫
成鱼阶段吃各种螺类、幼蚌、水蚯蚓、昆虫幼虫和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也吃各种藻类、水草和植物碎屑等
池内或网箱中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油饼、糠麸等商品饵料。
   5 性成熟
1龄左右,并能在池塘、湖泊、水库等静水中自然产卵繁殖。
产期2~5月间,卵粘性,附着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进行孵化。当水温在25℃时,经3天便可孵出鱼苗
食性:鱼苗阶段食性都相似;仔鱼开始分化;到稚鱼期食性差异明显,幼鱼阶段食性往往接近成鱼。
1、滤食性鱼类:鲢、鳙。
:草鱼、团头鲂、长春鳊
:鲤、鲫鱼、鲮鱼、尼罗罗非鱼等。

水产养殖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