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和药方.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和药方
0
来自 : 江米花儿 2009-08-18 21:27:08
慢性支气管炎依其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 久病必虚,故本病
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 )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①外寒内饮:
证候: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中蠲饮,散寒降逆;配五味子,以防肺气之耗散,佐以白芍协同桂枝调和营卫;并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外散风寒,
内除水饮, 表里双解之功。 如胸闷苔腻加白芥子、 陈皮; 痰郁化热减桂枝、 干姜用量, 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身热不解亦可加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
②痰湿内聚:
证候: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
治法:温阳健脾,化痰平喘。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方中茯苓健脾渗湿、 祛痰化饮。 以桂枝温阳化饮, 与茯苓相伍,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以益气和中,半夏、陈皮以理气燥湿化痰。加杏仁
宣肺止咳。
③燥热伤肺:
证候: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
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肺,润燥化痰。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方中桑叶、杏仁,宣肺止咳;南沙参、麦冬、知母,既能清热润燥,又
能滋液养阴, 与前药相合, 有润肺止咳之功; 桔梗、 甘草, 利咽生津; 枇杷叶配杏仁, 润肺降逆。
2 )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①脾肺两虚:
.
精品文档
证候: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
方药: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健脾补肺;防风配黄芪,祛邪而不伤正,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再配陈皮、半夏、茯苓、苏子,化痰降气平喘。诸药共奏,补肺健脾,益气固表,化痰平喘之功效。
②肺肾两虚:
证候: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 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 苔白而滑, 脉细无力。
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下元,纳气平喘。
方药:生脉散加味。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补肺养阴。偏阴虚者,与六味地黄丸合用。以山芋肉、诃子肉、山药,滋阴敛液;功劳叶、银柴胡、炙鳖甲、乌梅,滋阴退热。偏阳虚者,与肾气丸同用,以附子、肉桂、核桃肉、紫石英、补骨脂、沉香、补益下元,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和药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uquan9999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1-1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