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耐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家长学习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参加家长会。您的准时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您和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受挫能力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长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吃不了苦,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怎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呢?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因为犯了错误不能正确面对家长的批评,不愿承担责任而离家出走,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怕同学嘲笑而郁郁寡欢,前段时间网络有一则消息称,**个小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怕老师批评,竟相约手拉手跳楼自杀…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
三、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可能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可能来自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可能来自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所以,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能力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例如和孩子一起学习语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励志故事,针对电视节目中讲述的发愤图强、向困难挑战,最后取得成功的人和事与孩子进行交流等。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
家长会专题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