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被解救的姜戈》 讲述了南北战争爆发前在美国南部发生的
一部黑人奴隶救赎和复仇的故事。该片获得了 2013 年奥斯卡最
佳原创剧本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影片以 1 亿美元的制作成本, 上
映半年全球票房收入近5亿,是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影片中票
房最高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一词于 1979 年最先出现在心理学家利奥塔的书
中。 由于倡导该主义的学者反对用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规范
世界上的事物,故该词尚无精确的定义。在艺术创作上,后现代
主义电影崇尚标新立异的个人表达, 同现代主义电影或传统的叙
事电影相比具备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各种体裁和风格的杂糅,
后现代电影创作常常把迥然各异的电影类型和制作方法融合到
一起。其次在叙事上,人物形象的塑造常是对已有形象的翻版,
创作者或直接借用其他影片角色或通过互文性来引用其他文本。
为实现超现实, 会采用解构主义和分裂的线性时间来凸显叙事在
银幕上的本体地位。 此外, 后现代主义电影打破了高雅文化和低
俗文化间的区别, 电影制作的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娱乐和享受, 而
非要宣扬道德伦理以达到教育感化观众。 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详
细分析《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一、各种体裁的杂糅
昆汀的作品一直是电影界各种体裁和风格杂糅的典范, 这和
他高中辍学后在录像租赁店做营业员的经历密不可分, 该段经历
使他有机会观赏并研究各种流派的电影从而奇迹般地混搭入自
己的创作中。
《被解救的姜戈》中最显著的元素来自意大利西部片,尤其
是导演考布西、 莱昂内制作的“左翼”电影。 该类影片拆解了传
统好莱坞西部片中固有的道德价值观, 把西部描绘成资本主义猖
獗、腐败、压迫和暴力肆虐的地方。其次,黑奴姜戈向奴役他的
白人复仇、自我救赎的主题故事是黑人受剥削电影中常见的题
材。
另外,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爱情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影
片通过赏金猎人舒尔茨之口讲述了这个美丽的故事: 布隆希达公
主本是万神之神沃坦的女儿, 由于她违抗了父亲的意志被关在山
顶, 该山由一只喷火恶龙守卫, 沃坦还用地狱之火围绕着公主防
止她逃跑。一个叫齐格弗里德的英雄无所畏惧、爬上大山、杀死
恶龙、 穿越地狱之火并最终解救了公主。 姜戈潜入危机四伏的种
植园解救妻子就是这个德国传说的现代翻版。
最后, 影片中姜戈和舒尔茨之间跨越阶层的友情是香港功夫
片中常见的主线。不同于 1966 年考布西《姜戈》中独行的流浪
汉,昆汀的姜戈有了一个良师益友。从主仆到师生到搭档,姜戈
和舒尔茨间的友情不断升级。 到后来舒尔茨不惧危险, 主动陪姜 戈深入虎穴解救爱人, 最终搭上自己性命, 直到临死他没有一丝
后悔, 只有不能陪姜戈一起重写德国神话的歉意, 那一刻真令无
数观众扼腕叹息,这种男性角色间的情义神似了吴宇森的影片。
二、戏 仿
戏仿, 又称互文性, 是指在创作中对其他现有作品中的人物、
情节、场景、对白加以借用,实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等
意图。戏仿是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它颠覆传统、解构原型,给观
众超现实的感受。在《被解救的姜戈》中,随处可见的戏仿给严
肃的黑奴复仇主题增添了幽默的色彩。
首先,昆汀沿用了 1966 年意大利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