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字的文化研究ppt - 汉字文化的研究-PPT(荐).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欢迎研修班的全体老师汉字的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胡建锋——姓名中的文化汉语的称呼汉语称呼时常常不直接说名字,而要说出彼此间的关系, 亲属、同事、师生、上下级之间均要呼出辈分、职务、头衔等,诸如“二哥”、“二叔”、“三姨”、“李局长”、“刘书记”、“王主任”等。英语称呼因无须称兄道弟,往往以“先生”、“女士”、“小姐”为称, 在当代英语中, 一般直呼其名, 例如: Ms Smith, Mrs Brown,Miss Green,Mike 。汉语中称呼不同含义可能不同苏叔阳的小说《故土》中有关主人公白天明的一段有趣的描述: 他生平最怕见领导。他不知道在领导面前该怎么说话才算得体。每次上级召见, 他都提心吊胆。单是领导对他的称呼,就够他思索半天。经验告诉他, 倘或领导称他为“白天明同志”, 这便意味着一场严肃的谈话,领导准会又向他指出他的一些该去掉的毛病,或者应该注意加紧改造的问题。倘若称他为“白天明”,那就糟糕,说不定接下去就是一场批评。而倘或称他为“老白”,这便是说, 领导已经认可他属于地地道道的人民一分子,而且还有了点成绩,让领导高兴。再倘或称他为“天明”,这便是他的幸福, 足可以让他沉浸在苦涩的快乐里许多许多天。 1、名字的含义中国古代的许多名士,除了姓名以外,还常常有字、号等。比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由此可见,名是名,字是字, 号是号,它们不是一回事。在先秦的时候,贵族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的, 一个男孩出生以后,由他的父亲来起“名”。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礼,由尊贵的来宾命“字”,就算成年了。到了两汉,除了贵族以外,知识阶层的人,一般也有名有姓了。到了宋以后,命名取字,基本上普及了。但总的看来,名、字、号中能够广为人知的也只有其中的一个,如李白,说“李太白”、“李青莲”的很少,苏轼,民间倒是称“苏东坡”的居多。从古代的名士在“名”上创造出这么多的名堂可以看出,中国人历来重视姓名,这从许多小说家中人物取名可进一步说明。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假宝玉,贾政——假正(经),甄士隐——真士隐,这些的名字就隐含着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水浒》中的人物姓名就更加有特点了: 小旋风柴进、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赤发鬼刘唐、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最有意思的是智多星吴用, 无(吴)用的人居然能当军师,可虽然他足智多谋,但由于时代的限制,终归是没有用的,这也反映了作者一种无奈的心情。名字有小名、大名,小名又叫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称呼的名字,在许多地区,父母喜欢用比较贱的东西作为孩子的乳名,如在有些地方,一个村子就有好多叫“狗”、“猫”的,甚至如果一家有兄弟几个,就分别叫大狗、二狗、小狗。大名又叫学名, 一般是孩子入学时取的正式名字,以前读书的人很少,孩子出生又不存在报户口等问题,所以有学名也常常是有知识的象征。有的人因为没有上过学, 一辈子都没有学名,到老了还被人称为“栓子”、“柱子”。张翀

汉字的文化研究ppt - 汉字文化的研究-PPT(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23965796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