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要求 :
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 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学准备 :
图片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
( 二) 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也叫弹性回跳说) 。
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
震, 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 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
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 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
将发生。
( 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
本知识。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做相应讲解 , 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 (P 波) 、横
波(S波)、体波和面波有一个基本概念。)
纵波 (P 波): 速度快 , 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横波 (S 波): 速度慢 , 引起地面水平 (左右) 方向摇晃。
体波:P波和S波统称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面波: 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传播, 速度慢, 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 。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 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了解逃生基本要领, 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 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 , 哪
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 , 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 ?
六、全课总结
地震的形成。地震灾害的预防。
地震的形成 : 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也叫弹性回跳说)
地震的求生方法 :
⑴地震时,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 一般有 12 秒钟的时间, 此时要保持冷静 ,
12 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 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 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 要注意保护头部 ;
⑺地震发生时 , 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 应就近避震。
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