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周易文本经和传
第一节中华《易经》的产生
一、关于卜和筮
二、占卜记录——爻、卦、易
三、“古易经”文本作者——
伏羲;周文王;周公
一、关于卜和筮
1、巫术和术数
2、占卜之人和事
3、卜占和筮占
1、巫术和术数
易来源于巫术。巫术又到多种式样的“方术”,中国古人统称之为“术数”, 术数和方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神秘文化的部分,其中的“占卜”是神秘文化中最显著特征和最重要构成。“易”是使我们不断走出神秘的指引牌。
《汉书·艺文志》将术数分为六大类形式: “一天文,二历谱,三五行,四蓍龟,五杂占,六形法。”
六类“术数”
天文占。日月、星辰之占,有所谓天象和星象之说
历谱占。运用干支的时历推算,或冲或合
五行占。按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关系推演,批八字
龟蓍占。运用龟甲牛骨,运用蓍草占吉凶
杂占:凡依山川河流、草木禽兽、器皿什物、梦幻等占断吉凶的都属杂占。包括测字、抽签、掷骰子等。
形法占。包括堪舆术、各类相术
各占之间有交叉,有融合渗透。
古有专司占卜之人,称为卜、巫、祝。他们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人。
占卜的八项大事,《周礼·春官》云:“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
占卜形式各地的差异,红山文化是天象和星象占,有太阳祭坛和女神庙。良渚文化中是器物占,利用精美玉琮祭奠。
2、占卜之人和事
3、卜占和筮占
黄河流域最流行的是卜占与筮占。《礼记·曲礼》云:“龟为卜,策为筮”。卜占即用龟骨决断;筮占即用蓍草决断。在古人那里,卜与筮是区别的。
卜占是将准备好的龟甲或兽骨,进行削刮整形,然后在中间钻一小孔。卜问者祷告其事,致诚通灵后,把龟甲或兽骨放在火上灸灼;待其出现裂纹,再根据裂纹的长短走向等以定吉凶,认为这是神灵的启示。古人用火灼龟取兆(裂纹),以预示吉凶叫“卜”。“卜”字是象形字,《说文解字》说:“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卜字之字形乃灼龟时之裂纹,读音乃取龟甲火灼后发出之声,字义乃为占问,故“贞”。占字从卜,从口,口说卜兆之意为占。
最后把卜者、时间、原因、应验等诸事刻在甲骨上珍藏起来,这就是卜辞;而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当然甲骨文中也包括筮辞,筮辞是筮占结果的记录。
筮占就是利用蓍草进行询问天意的活动。占卦为什么要用蓍草呢?《史记·龟策列传》云:“蓍百茎共一根,又其所生,兽无虎狼、草无毒螫。”《论衡·状留篇》云:“蓍七十岁生一茎;七百岁生十茎。神灵之物也,故生迟留,历岁长久,故能明审。”这两种说法均有夸大成分,但都说明蓍草有神奇之处。有人亦说之所以用蓍草,原因在于蓍草其茎直、其寿久、其味异,兽与虫不喜近之,有神性,能预示吉凶。因蓍草难得易损坏,而后占卦便多改用了竹筹替代了,所以筮从竹字头。
古代筮法,即按照一定的方法,数左手中的数,再数右手中的数,求得几个数,并画出爻象和卦象,借以卦爻辞来判断吉凶。《系辞传》有精要的概括:“筮,数也。”
1、关于爻、卦、易;
2、三坟和三易;
3、“易经”和周易关系
二、占卜记录——爻、卦、易
开始是卜占、后来是筮占,其最后归宿是画出“爻象”。
不间断的横线称阳爻;间断的横线称阴爻。
《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曰:“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本意就是阴阳之交变。“万事无不分阴阳”
乾坤即阴阳。纯阳之卦为乾,纯阴之卦为坤,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阴爻
阳爻
1、关于爻、卦、易
关于爻
周易讲 周易文本经和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