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走私罪
司法考试刑法复习: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危害公共安全罪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关于货币犯罪的总体性介绍
以货币为对象的犯罪包括刑法第170条的伪造货币罪,第171条的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第172条的持有、使用假币罪和第173条的变造货币罪。
提示注意1
本节所讲的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此外,本节所有的假币犯罪的罪名,其成立都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知是假币。
二、伪造货币罪
1.伪造,是指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的行为。
2.伪造的货币包括正在流通使用的中国货币(人民币)、外国货币及港、澳、台地区
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1.主观罪过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币而出售、购买或者运输。
提示注意2
将报纸等冒充假币出卖给他人的,可能成立诈骗罪,而非出售假币罪。
为了自己使用而在外地购买假币后,携带假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居住地的,不构成运输假币罪(可能构成持有假币罪)
2.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对于同一宗假币而言,如果行为人购买假币后又出售、运输所购买的假币,直接以购买、出售、运输假币罪论处,无需数罪并罚。
四、持有、使用假币罪
1.主观罪过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法律 敎育 网 整理 
2.持有,是指将假币置于行为人自身支配之下,不一定现实握有假币。
3.使用,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前者如购物、存入银行、赠予别人等,后者如赌博等。
提示注意3
将假币作为证明自己信用能力的资本而给他人观看或者炫耀的,构成持有假币罪而非使用假币罪。
五、总结:关于伪造货币以及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之间的关系
同一行为人涉嫌假币犯罪时,往往同时有这六种行为的某几种,相互关系非常复杂,现根据刑法第171条第3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以及有关刑法罪数理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当然,前提是针对同一宗假币的数行为):(1)伪造货币之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或者使用该货币的,直接以伪

司法考试刑法讲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1-1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