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三顾茅庐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哥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 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理,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他们来到隆中, 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树林疏疏朗朗, 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 茂密的竹林清脆欲滴, 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 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 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 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和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①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阅读新体验 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以“三顾茅庐”为题。 2 .联系上下文,体会划线部分的作用,并照着写一句。(1) 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2 )我得到诸葛先生, 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 .读下列句子,想想: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 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树林疏疏朗朗, 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清脆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说写双通道课文重点记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简要复述这些内容,然后写下来。材料分析: 《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学情分析: 《三国演义》作为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五年级的学生对罗贯中的这本书应该说非常熟悉。对里面的主人公都能有稍微的了解。经典的事件故事情节也能说出一二三。这篇材料若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的话, 那就不再是一个故事,更多应该是从中挖掘提高语文能力的训练点。字词句篇、谋篇布局上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指导: 一、文章故事情节完整,是一个整体,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前后的铺垫、呼应。二、文章的核心词是“诚心诚意”,详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应紧扣“诚心诚意”引导学生从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中去感悟体会。三、文章选自《三国演义》,阅读这篇课文应适当与“三国”历史相联系,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理解。如:三顾茅庐前刘备与诸葛亮的身份对比;“群雄纷争”一词的意思等。四、文中三处运用比喻手法,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从而体会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文中的作用。五、以读代讲,读中
三顾茅庐5年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