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活动目标: 1 .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 .了解赏析戏曲的方法; 3 .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4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活动重难点: 1.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2. 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活动准备: 1.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 感受戏曲的魅力。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也可以上网查阅。平时在家多听听戏曲,看看戏曲表演,和长辈聊聊戏曲方面的知识,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推选—组长,准备戏曲知识擂台赛,欣赏和表演戏曲,辨识脸谱,讨论写作。 3.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设备,没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好录音机、戏曲磁带、投影仪。活动过程: 资料助读: 1、中国戏曲剧种: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为五大戏曲剧种。 2、中国戏曲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巧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 3、主要戏曲剧种简介: 昆曲, 又称“昆腔”, 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由民间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 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代表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豫剧原称河南梆子, 也叫河南高调. 是在河南地方小曲的基础上, 吸收秦腔、蒲州梆子等形成的新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和邻近各省。声腔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豫东调以开封、商丘为中心,男声高亢,女声活泼,擅长表演喜剧。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男声苍凉悲壮,女声委婉缠绵,擅长表演悲剧。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1790 年, 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此后,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因为它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所以被誉为“东方歌剧”。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家之一。他的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木兰从军》、《
戏曲大舞台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