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通识类推荐一年级学生阅读 1《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I267/516 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 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去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 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 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 2 《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1楼张爱玲文集共 4册 3《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东方出版社 I267/451-3 I267/451-2 知识出版社 I267/451 喜爱散文的朋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出版八年来居高不下的销售量早已让她深入人心。读过了《山居笔记》, 读过了《霜冷长河》, 不知你再读她时是否还会体味到在文化旅途上的丝丝苦楚。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杂文集, 其中的文章大多涉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4①《活着》、②《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著南海出版公司① ②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 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 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 后被解放军所俘虏, 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 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 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儿子机灵活泼……然而,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每读一页, 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 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作者简介??????余华,男, 1960 年4月3 日出生于浙江杭州。 1984 年开始写作, 主要作品有《余华作品集》、《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是余华 1995 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 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 而当他老了, 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 精神却崩溃了。法》时说道: 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5《平凡的世界》, 路遥著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 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 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 挫折与追求, 痛苦与欢乐, 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 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作者简介??????路遥( 1949 年-1992 年): 陕西清涧人。 1973 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 1976 年大学毕业后, 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杂志做编辑工作。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8 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等。 6《往事并不如烟》, 章诒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I251/273 这本书是我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曾经, 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 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许多人受到伤害和惊吓, 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 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于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这样的“记忆”就像手握沙子一样,很快从指缝里流掉。从前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后来突然又什么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长期回避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我这辈子, 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 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 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 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 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 才知道语言的无用, 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 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 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 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 毫无办法, 已成疾。因为, 一个平淡的词语,
新闻学应读书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