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百科名片油橄榄油橄榄属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 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 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 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 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国家,希腊、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为集中产地。现在世界各国均引种栽培。目录基本信息栽培历史?引种栽培分布区(1 )适宜区?(2 )次适宜区?(3 )边缘区?( 4) 不宜种植区栽培与经营方式油橄榄生长习性施肥排水、灌溉修剪防治病虫害措施油橄榄的嫁接方法 1 、接穗的选择 2 、嫁接时间 3 、嫁接方法 4 、嫁接后的管理主要类型(1 )川西南干暖河谷、盆地栽培区(2 )川西南干热河谷栽培区(3 )四川盆地东北部栽培区(4 )四川盆地中部栽培区主要病虫害(1 )生理性病害(2 )寄生性病害(3 )虫害油橄榄栽培经营的评价与改进药用信息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实物照片 Olea europaea L.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 为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乔木。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 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 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本世纪 70 年代中期, 世界油橄榄达到 8 亿株, 点地 700 余万 ha , 纯林占 1/3 。 1974 年产果 780 万t ,有 56 万t 用于加工果实制品, 724 万t 用于榨油,产油 147 万t, 居各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 6 位。我国栽培油橄榄历史较晚,是 1964 年3月3 日开始, 一直发展到现在, 全国现有油橄榄超过 1600 万株。其中受国家质监总局公告 2005 年第 176 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保护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是目前全国最大油橄榄基地, 有各种品种, 包括;( 佛奥、莱星、皮削利、九峰 6号、戈达尔、皮瓜尔、阿斯、鄂植 8号、配多灵、科拉蒂那、格罗莎、中山 24 号、城固 32 号) 等各种品种 920 万株左右, 种植面积超多 29 万亩, 幼林占 65% 左右。目前, 进入结果的植株约 32% , 仅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到 万亩,2008 年低前该地区油橄榄产量逾 50 万公斤。其余部分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区。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获悉: 经过近十年的规模发展, 目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油橄榄基地。不包含陇南文县、宕昌地区、单独武都区油橄榄保存面积达 15 万亩, 配套建设油橄榄加工厂 6座, 自产的橄榄油分别荣获全国多届林业博览会银奖、金奖, 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西安、兰州等 10 多个大中城市。今后武都油橄榄产业开发将继续坚持立足资源优势, 早日建成 30 万亩油橄榄基地, 全部达产后年产鲜果 15 万吨, 榨油 万吨, 可实现产值 18 亿元。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 橄榄油是油橄榄鲜果直接冷榨而成的天然食用植物油, 营养丰富、抗氧化性较强,产品用途广泛,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编辑本段栽培历史油橄榄(图 1) 我国大规模引种栽培油橄榄, 是从本世纪开始的。 1950 年前, 有极少油橄榄传人, 在福建、台湾、云南的蒙自和甘肃, 四川、重庆栽植。 1956 - 1962 年被列入国家引种计划,先后由苏联、阿尔巴尼亚引进 12 个品种苗木 1800 株和部分种子。 1964 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引种油橄榄 10000 株,进行大规模栽培试验。自 1973 年起, 在初步引种成功的区域,逐步发展生产栽培。编辑本段引种栽培分布区根据全国最适合种植地区甘肃陇南和四川广元地区的自然条件, 油橄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引种栽培现状与生产潜力, 油橄榄引种栽培区域可分为: 适宜区、次适宜区、边缘区、和不宜种植区 4 类。(1 )适宜区其主要气候条件对栽培油橄榄有利, 有比较适宜的土壤, 在常规的或中等集约程度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能达到或接近世界油橄榄主产区平均植株产量及产品质量。陇南地区比较典型的是白龙江沿岸、苟坝河、福津河流域的角弓、石门、两水、汉王、桔柑、外纳、三河、玉皇、郭河等广元地区比较典型的是以西昌河谷为中心的川西南亚热带山麓河谷区;盆地东北部区次之。(2 )次适宜区主要气候条件能基本满足油橄榄部分品种生长发育的要求, 在品种、立地选择恰当和较好的栽培条件下, 能接近或达到世界油橄榄的平均植株产量与产品质量。陇南地区如: 安化、柏林、马街、汉林等广元地区如: 盆地中部区、米易、攀枝花谷区,甘洛、汉源河谷等。(3 )边缘区主要气候条件能初步或基本满足某种或几种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要求。这类地区包括盆地西部区,盆地东南区。( 4) 不宜种植区主要气候条件不能达到油橄榄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基本要求, 或存在难于克服的灾害性因素, 即使在集约管理条件下
油橄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