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党建]贯彻党代会精神征文
省党代会提出的“聚焦富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集中、最直
接的体现,是民生所系、民心所向。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富民工作作为一项
全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富民增收 33 条政策意见,全力充实“三
个口袋”,致力打响民生品牌,努力以富民工作的实际成效,结出“幸福树”的
丰硕果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是必须突出产业富民。强化发展为民、产业富民,从 20XX 年连续开展重
大项目主题年活动,招引总投资 3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51 个,东风汽车、中航锂
电池等重大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入实施“三位一体”战略,加快推进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十大产业链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到%,智能制造、碳
材料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常州鲜明产业特色。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二年行动计划和民
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充分激发民间活力,推动民营经济成为富民
经济,目前有各类市场主体 XX3 万户,企业近 15 万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
过万亿元,是全国轨道交通、输变电、工程机械、光伏等重要生产基地,拥有“隐
形冠军”200 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48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近 120 家,不断壮
大的产业提高了创造财富的能级,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富民工作打下了
扎实基础。
二是必须注重创业就业。重视发挥就业创业富民的源头作用,以创业带动
就业,出台“常州市就业创业新政”“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等积
极就业创业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统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重点推进“五个工程”,即推进创业就业政策拓展工程,
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实施
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培育引进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工
程,加强在常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技能龙城”建设行动计划、企业新型
学徒制试点,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培育体系,提高创业就业质量;推进创业就
业载体建设工程,培育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社区、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强化常
州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共享平台作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实训基地建设;
推进创业就业服务优化工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精准就业援助,完善
创业导师辅导制度;推进创业就业氛围营造工程,弘扬创业文化,宣传褒奖创业
典型,通过打造优质高效、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引导更多人找准创业风口,
主动创业、创造财富、成就梦想。
三是必须促进持续增收。注重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特
别是聚焦经营净收入这一重点,拉长财产净收入这一短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激发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八大类重点群体活力,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0XX 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46058 元、
23780 元,分别位列全省第四位、第三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是全省、全
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之一。坚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大
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盘活农民土地权益,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发展高效设施农
业、农村电子商务、特色乡村旅游,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目前全市村级集体收入
超千万元村达到 50 个。以新一轮建
贯彻党代会精神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