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第二章基础理论
第一节土地管理原理
系统原理
动态原理
效益原理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一、人本原理
1、行为原理:考察被管理者。
2、动力原理: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动力才能推动管理、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动力原理。主要考察管理者。
管理动力: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
需求
动机
行为
目标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二、系统原理:
概念:
①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何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称为系统分析。
②系统原理:为了实现最佳化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这就是系统原理。
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二、系统原理:
1、整分合原理:现代管理要求,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2、相对封闭原理:指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反馈起着重要作用。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三、动态原理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管理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因此,在管理中,要注意加强信息工作,随时掌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使管理决策不断适应变化的情况,即运用动态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应。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三、动态原理
进行动态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相关原理和弹性原理。
1、动态相关原理:进行动态原理管理时,必须在管理系统的发展变化中,找出系统内部各组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系统,通过管理,协调好各部分的关系,促进事物向预定目标发展变化,取得管理的整体效应。
2、弹性原理: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事物往往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也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效的管理必须做到随机应变,以变应变,这就是要求管理必须留有余地,保持充分的弹性,这就是所谓的弹性原理。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四、效益原理:
管理是为了获得效益,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从长远和整体的观点来看是统一的,但有时在局部或短期内,三者表现出矛盾的现象。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四、效益原理:
土地管理的目的是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组合,从而得到整体效益,因此,就要在管理工作中,注意应用整体效应原理和规律效应原理。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第二节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概念
地域分异:
自然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及地理综合体沿确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
地域分异规律:
地球表层普遍的、必然的地域分异现象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土地评价以及土地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nnimy
  • 文件大小3.39 MB
  • 时间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