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
感染性职业暴露 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梅毒螺旋体
艾滋病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非典病毒
医院职业暴露途径
医院职业暴露的方式
针刺伤、割伤、粘膜污染、伤口浸染、牙齿刮伤、刀、玻璃器具损伤等等。
病毒简介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可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时机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安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生物平安评价? 中局部一类、二类生物危害病原微生物
名称 危害分类 名称 危害分类
埃博拉病毒 一 乙型脑炎病毒 二
疯牛病 二 霍乱弧菌 二
人免疫缺陷病毒 二 鼠疫耶尔森菌 二
病毒 二 炭疽芽胞杆菌 二
脊髓灰质炎病毒 二 结核分枝杆菌 二
汉坦病毒 二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二
的生物危害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在我国的流行状况
中国估计,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存
活的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顶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场向一般人群扩散。
我市艾滋病疫情分析
我市自1989年起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4年以后报告的病例数逐年上升。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845 KB
  • 时间2021-1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