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发 与 研 究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R E S E A R C H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移动通信终端SAR值测试方法研究
马文华,姚硕,胡晓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摘 要 本文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对移动通信终端的SAR值的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健康使用
手机的若干建议,以培养公众健康使用手机的习惯。
关键词 电磁辐射;比吸收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3)05-0089-04
1 引言 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电磁辐射对人体组
织的热效应有了基本明确的认识,并建立了重要的评估
目前 2G 和 3G 的各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进入了人 指标之一——SAR 值。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相应的
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市场上移动通信终端也越发丰富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多彩。面对制造商和运营商对各自产品和服务的大力宣 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针对手机的电磁辐射防护规
传,广大消费者表现出理智的状态,不再简单的为手机 定如下 :
花哨的样式、众多的功能所打动,而是关心某些更深层 (1)限值采用 GB 21288-2007,即《移动电话电
次的因素,比如 :电磁辐射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参 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规定任意 10 g 生物组织、任意连
数指标。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 续 6 min 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得超过 W/kg。
射的大小用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比吸 (2)测量方法采用 YD/T -2007,即《手
收率)值表示。本文根据前期一些研究课题的体会和 持 和 身 体 佩 戴 使 用 的 无 线 通 信 设 备
移动通信终端sar值测试方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