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整理
1
(一)虚词
(1)“且”字一般用作连词和副词。
①作连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
余悲之,且曰(并且,而且)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况且)
②作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暂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2
(2)“矣”字作语气词,表感叹、陈述、疑问、命令、请求等语气。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表感叹语气)
前人之述备矣(表陈述语气)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表疑问语气)
3
(二)字音
瓯(ōu)越 翼轸(zhěn)
睇眄(miǎn) 捧袂(mèi)
台隍(huáng) 舸(gě)舰
遄(chuán)飞 潦(lǎ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
帝阍(hūn) 懿(yì)范
彭蠡(lǐ) 虢(guó)州
4
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
5
(三).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俊采星驰 (“采”通“寀”,官吏。)
6
(四).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
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
2.一介书生
古:量词,个 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古: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 古:第二次。 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语气词,用在句尾 今:无意义。
7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8.彩彻区明
古:日光 今:彩色
9.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
古:过 今:向外走
8
(五)、重点字词
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3、披绣闼(开,小门)
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7 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9
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 (故:旧)
15、地接衡庐 (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意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10
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