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古诗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案.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古诗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案
《在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张艳丽
2007年4月
当学生不以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而惭愧,而以说不上影视歌星们的花边新闻为羞耻时,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岂能熟视无睹、坐视不管呢?京剧观众的大量流失,许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无人问津,诚信、谦恭等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渐渐被人们抛弃,诸如此类现象,无不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做些什么?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了当务之急,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引导着社会的进步。2006年9月14日国家颁布《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课改精神犹如一把钥匙,开启尘封已久的密室,使我顿觉豁然开朗。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为挽救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尽我们的努力。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因此,我从文化长流中掬起一瓢,试图从人文精神入手,借助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追求,感受传统文化崇尚的真、善、美,从而健全学生的品格,树立他们崇尚民族文化的信念。
所以,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此时提出这样一个课题,我觉得是有它的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把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求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活动平台。 具体目的如下:
1.贯彻课改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课改的大旗,需要众多的旗手来扛,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只是课改这面大旗的一隅而已,即使这一隅乏人问津,依然阻挡不了课改前进的道路。不过,“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更多人的参与,课改将更加顺利。
2、促使广大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整个民族文

在古诗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one-丁丁
  • 文件大小2.39 MB
  • 时间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