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一山水田园诗 【知识梳理】
一、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 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二、思想内容:
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②借景遣怀的沉郁凄 情。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 苦闷;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 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揭露封建剥削。
三、艺术特色: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
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 ,以王孟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 歌创作中。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
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四、艺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描写方法:观察角度变化(高低远近上下) 、五官感觉的调动、白描与工笔(简单描写与细致刻画)
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动静等。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②乐景写哀或以哀写乐(反衬) 。
五、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六、意境特征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一一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一一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一一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冷冷一一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七、鉴赏角度:
.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 。
【赏析示例】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
3
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 “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 “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之山水田园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