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鉴赏之一:夜雨寄北.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之一: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
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
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
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 “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
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 是诗人
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 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 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 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
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 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 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 ,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 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 河内 (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关B州荥阳。他擅 长诗歌写作,骈文文 学价值也很高,是晚 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 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古诗词鉴赏之一:夜雨寄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12-28